欢迎访问山西省民政厅网站!
今天是:
站长统计
理论探颐
理论探颐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探颐
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角度下的城市社区 治理体系建设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 作者:段宇波 来源:太原民政 发布时间:2021-05-20 08:35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可谓是当代中国最重要、最核心的命题之一。其中,社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其治理程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指出了未来社区治理的总方向,为各地方政府的社区治理实践提供了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更加完善,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社区治理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对社区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起步较早,其中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在他翻译的《社区与社会》中解释了社区的概念,明确社区是自发产生的、是同质的或异质的、相对封闭的且自给自足的、价值取向比较单一、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主要源泉。

 (2)志愿服务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的志愿服务起步要早于中国,且历经多年的实践发展,在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在西方国家以及公民的眼中,志愿服务除了是培育公民社会责任的方式之外,还是一种可以提高国家凝聚力的手段。

  2、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也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于是,社区应运而生。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政府还是学界,普遍意识到社区建设不仅是简单的处理基层事务 工作,而是一项对于推进现代化事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十分有益处的基础工程。于是,关于社区治理、社区治理体系的研究开始在大量的学者和研究机构中开展。

  (三)相关理论

  1、治理理论

  全球化的趋势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国家一系列的治理问题: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政治与行政的合法性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历来就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理论再次又到了实际的挑战,面临着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现状。因此,在理论和实际的双重压力下,发展出了治理理论。

  2、政府与市场失灵理论

  而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另一提供者,在市场无法提供时,应当及时进行干预。但是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失灵的现象。第一,不能全面的供给。满足全部的公众利益是政府应当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政府和公众存在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的地位,政府不能够全面、准确的了解每一位公众所需要的服务并提供,难免会有所疏漏。第二,政府官员作为自然人,在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会受到能力、自身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政策低效率或政策不完善甚至失误等现象,致使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供公共产品。

  二、太原市社区治理体系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多元的社区治理主体力量薄弱

  社区内社会组织发展程度不高。当前,社区社会组织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虽然市级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建立孵化了一些社区内的社会组织,但是无法一蹴而就,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主体中的地位、力量依然有限。其次,社区内社会组织的结构不合理。目前,社区内的社会组织多以群众文体、居家养老为主,而慈善救助类、法律维权类、志愿服务类仍然较少。最后,社会组织自身能力还有待提高。一些社区内社会组织受经费、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发展质量参差不齐,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二)社区内的制度体系还有待加强

  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近年来对于社区治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从“顶层设计”层面颁布了一系列制度、政策、法规,但是仅仅依靠宏观层面的控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社区层面的约束和指引。

  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社区也一样,社区居民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会自发地一些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社区也一样,社区居民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会自发地形成一些价值信念、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对社区内的居民形成约束和指引,达到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完善社区治理制度体系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社区,社区内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是十分低的,邻里之间交往甚少。在这种社区文化的背景下,非正式制度对于居民的隐形约束效力十分薄弱,需要加强非正式制度的构建。

  (三)志愿服务在太原市社区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志愿服务作为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不仅有利于完善社区服务内容、提高服务的质量,而且为社区治理的善治提供了一条可以实现的路径。本课题在探究太原市社区治理体系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体系中的现状与问题,将治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细化,以便提出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的对策建议。

  从社区治理结构体系的角度。目前,在社区中提供志愿服务的主要有两类主体,一类是专门的志愿组织,另一类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二者所提供的志愿服务涉及文明社区创建、群众性文艺活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关怀以及普法宣传等等。但是,作为社区治理的主体之一,不论是志愿组织或是社区内志愿服务队,都呈现出自身力量薄弱,不足以充分支撑社区治理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

  从社区治理运行体系的角度。第一,目前社区内的志愿服务大多呈现活动化、节日化的趋势,即社区志愿服务都是以某一活动/主题或某一节日为主,在这一活动结束或某一节日过去后,志愿服务也会随之不见。这种临时性的志愿服务并非真正贯彻了志愿精神,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第二,在社区内部缺乏有效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在许多成立志愿服务队的社区中,其社区治理的运行体系往往缺少了对于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也就产生了志愿者参与积极性、持续性不强的现象。

  从社区治理制度体系的角度。“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志愿服务精神有利于营造和谐互助的社区文化,从而培育社区的非正式制度,对于社区治理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太原市的社区中,对于这种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和弘扬还不到位,只是停留在口号,尚未真正地践行。从另一个角度说,缺乏这种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也是造成居民参与程度低的原因之一。可见,弘扬志愿精神,培育社区内部的非正式制度任重而道远。

  三、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角度下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完善社区治理结构体系

  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个人既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也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之一。通过加强对于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管理和培育,可以增强各志愿服务主体作为社区治理主体的力量,在实现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发力的结构体系,推动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

  加强对于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育,提高志愿服务的水平。志愿服务组织是社区内志愿服务开展的主体和平台,其服务水平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志愿服务对于社区治理的有效性。因此,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能力水平的提升就显得由为重要。其一,在信息、资金、设施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支持,使其有足够的资金去开展更多的活动。其二,在制度层面对志愿服务给予保护和推动,利用制度和政策为志愿服务提供广阔的空间以及整合的公共资源,从而能够更好的提供服务。

  加强对于志愿者的培训管理,提高志愿服务的水平。高质量的志愿服务离不开专业化、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培育志愿者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之一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社区治理主体能力建设并为社区治理提供人才支撑。因此,应当加强对于志愿者们的定期培训,包括基本的服务技巧、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二)构建常态化参与机制,完善社区治理运行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社区内部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借助流程化的工作管理机制保障志愿服务开展。对未成立社区志愿服务的社区以此次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为契机,吸纳社区中参与活动的积极分子,组成志愿服务队,并建立工作机制,固化成果。第二,完善社区内部志愿服务的项目管理,利用项目化的志愿活动内容打造志愿品牌。以项目促发展,是推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第三,建立健全志愿者的激励机制,通过有效的志愿者激励管理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如果说建立健全社区内部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是从客观上为志愿服务常态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实现的路径,那么建立健全对于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则是从主观上构建常态化参与机制,只有志愿者源源不断地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或坚持不懈地参与,才能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

  (三)大力弘扬志愿服务文化,完善社区治理制度体系

  目前,大力弘扬志愿服务文化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创新“社区党建+志愿服务”的模式。例如,一方面,可以组建社区内部的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党员的宣传和实践来向社区居民传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精神,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对居民起到带动作用。当社区内部树立起一种互帮互助的风尚之后,会对更多的社区居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这种非正式制度的形式来促进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加强基层党委的领导作用和资源整合作用,及时对社区内部的志愿服务进行督导并发现其中的问题,确保“社区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的持续推行和志愿精神的持续宣传。

  (四)发展志愿服务智慧化,完善社区治理方法体系

  智慧化是不可能逆转的时代潮流,新兴“互联网+”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出现对于社区治理的智慧化是十分有益的。不论是社区治理或是志愿服务,都难以避免运用新型技术和数据的支持以推动自身智慧化的实现。一是需要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形成一个真正的数据流动的社会,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数字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需要加强政府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目前,由于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需要,与不少“互联网+”企业构建了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太原市各个基层政府可以借助企业的技术、数据共同推进志愿服务智慧化和智慧社区的建设,在实现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区治理方法体系的现代化。

  (作者系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法学博士)



主管:山西省民政厅  网站标识码:1400000033
地址:太原市漪汾街9号  电话:03516387419  邮箱:sxmztwzb@126.com  邮编:030027  晋ICP备08102198号-3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490号